日籍华语作家。曾在中国生活20多年,现居日本东京。著有《东京本屋》《四季便当》系列,2023年出版《东京八平米》,获评“豆瓣2023年度外国文学(非小说类)第二名”。2025年,出版最新作品《格外的活法》。 2017年,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从北京回到东京。这座曾经对她来说非常熟悉的城市,在20年后重新归来时,却显得非常陌生。她搬进一间只有8平方米的房间,专职写作与翻译,其间也曾在咖喱店和清扫公司打工。 住所周围,遍布着老建筑和小公寓,但是在后来几年里陆陆续续被拆除,改建为全新的水泥楼。吉井忍默默观察着这些变化,有时,她不免感到有一部分的自己被遗留在了某个地方,跟不上周遭的变动。如果有一天连居住的小房间也要被拆除,生活该怎么办呢? 从那时起,她开始留意一类人的状态——建了19年房子的建筑师、开5.5平方米书店的前公司职员、做摇滚网站的上班族……她将这群人形容为生活在格子之外的人,希望通过采访他们的生活,为自己找到一种“作为参照”的存在。 刚回到东京时,吉井忍的心中充满迷惘。她已过不惑之年,此前多年一直生活在中国,辗转台北、上海、北京,做过记者、编辑和写作者。直到婚姻结束,生活突变,她才回到东京,重新开始。她曾写,那时自己“像一根被连根拔起的野草”。 但熟悉的城市已经变了模样——整个社会氛围似乎对主流生活之外的人更不宽容了。公园里的长椅为了防止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士长时间躺睡,新增了铁制的隔断扶手。人们喜欢的公共设施变得越来越少。年轻人也逐渐变得更为保守。 在还没有找到新的住所之前,吉井忍找到了一个打工的地方:一家咖喱店。她之前来过店里几次,喜欢这里的食物以及亲切的装修,在经过店主简单的面试之后,她成为店内一名按时薪结算工资的临时工,负责点菜、端菜、洗碗、收银。服务生的工作让她在写作之外,拥有了一个可以和其他人接触的机会,建立新的交友圈,慢慢找回在城市里的归属感。她在咖喱店里认识了玩音乐或者参加剧团的朋友,这群人仍然保持着我行我素的生活状态,也让吉井忍有一种找到同路人的信心。 某次,她在京都国际摄影节上看到福岛淳史的作品“Bento is Ready(便当准备好了)”。福岛淳史从大阪艺术大学摄影专业毕业之后,没有像很多同学那样选择在摄影工作室就职,而是做了10年便当工厂的送餐员,每天都骑着摩托车把便当送到独居老人的手里,同时用相机记录老年人的生活场景。他的作品一度引发关注,但他却因此陷入自责和痛苦,害怕自己消费了拍摄对象,几度中断工作、逃离城市。 在吉井忍看来,福岛淳史的经历也反映出某种更普遍的困境:在一个极度重视效率和产出的社会里,高效率几乎成为争取生存机会的重要手段。而像福岛淳史这样无法忽视内心龃龉、不得不停下来的人,往往会陷入更广袤的命题和更深的苦闷,甚至因此与社会脱节。她写道:“在极致追求效率的社会里,别人都在自顾自地走,若要原地踏步、反复思考,反倒需要相当强韧的精神。” 正是这些原地踏步、反复思考的人,构成了她想要记录的对象。她花了7年时间,走近这群活在格子外的人,把他们的故事结集在《格外的活法》中。 书中的采访对象很多时候是因为机缘巧合而结识的。比如,吉井忍从一位北京朋友口中得知一位喜爱中国摇滚音乐的日本人香取义人,他做了一个日文网站,里面收集了非常齐全的中国摇滚乐信息,就连相当小众的音乐专辑都有介绍,但是后来这个网站停更了。吉井忍根据网页上的联系方式,发邮件给他,就这么联系上了。 在长期的跟踪采访中,她逐渐发现,“格外的活法”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选择,也不总是主动的决定。有些人是因为生活际遇,被挤出了主流轨道,比如,出身华人移民社群的汪楠,早早被社会边缘化,只能在夹缝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式生存。也有一些人,原本按照社会预设的节奏生活,后来因为自身选择或价值观的变化,主动离开了原本安稳的生活。“每一个人都不是‘奇特人物’,也不太会是家长给孩子做榜样的人物,因为她/他们并不在主流赛道上。但不在那个赛道上不意味着无路可走,她/他们选择了不一样的活法,不单是活出自己,与其同时用心固守自己的底线、守住尊严。”在吉井忍看来,这20年时间里,日本社会虽然面临高度老龄化和贫富分化日益加重的社会性问题,不过,“路变窄了,但还可以走”。这些人的生活故事给她启发,而非答案:人们如何以现有的能力去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这才是今天人们要讨论活法的原因。 吉井忍很早就意识到自己对“被束缚”状态的反感。她从小在东京长大,但是高中时父母把家搬到了郊外,以至于她每天都要坐两小时的电车去上学。拥挤,单调,有时还会在车厢里遇到色狼。考上大学后,吉井忍立刻就和父母说自己要离家,搬到东京去生活。 在她家里,母亲的教育方式非常严厉,父亲则相对开明。每次父亲从国外出差回来,都会和她分享许多国外的故事。因而,在吉井忍心里,外面的世界始终是好玩的。在很长时间里,吉井忍认为自己是用父母两种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所接触到的人和事的。也可以说她心里好似有两种人,一个在规矩里的,另一个是酷爱自由的。在她看来,寻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非常重要,如果做不到的话,就会感觉不舒服。 吉井忍大学本科学的是国际关系,但是入学后对这个专业失去兴趣。20岁,她第一次来到中国,在成都留学。大学毕业后,她在日本工作,之后辗转中国台北、南法、马尼拉、上海和北京,担任记者、编辑的职位,也教过当地人语言,生活始终处在流动与探索之中。 上班时,她形容自己非常卖命,愿意加班到深夜,但在办公室里,她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周围同事虽然都很友善,但她似乎知道自己和对方并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因而人际关系上的磨损是经常存在的。每次到了周末,她就在独处中感到重新恢复了自己。而等到周一,她又进入了为别人而生活的状态。 不过有一件事情越来越清晰:她喜欢写作。公司会制作每天发放的小册子,里面既有经济新闻的版面,也有记者和编辑的生活记录,她对前者不感兴趣,但是特别喜欢写生活散文,每次发表后也会收到同事的热烈反馈。 来到中国生活之后,她开始面向中国读者写作。她的作品《四季便当》在豆瓣发表时,受到欢迎,之后被正式出版。在上海和北京的10年间,吉井忍度过了一段稳定的生活,还曾做过未来10年存款计划。但现在,她说自己再也做不出那样的计划,因为生活难以预测。她曾担心过的事情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真正剧烈的变故,往往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 回到东京后,她租下一间只有8平方米的小房间,没有独立浴室,没有厨房,没有冰箱,洗衣服要去投币式洗衣店,洗澡要走到附近的钱汤。房租只占她收入的一小部分,节省下来的时间和金钱,她可以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看展览,听演出,观察这座城市隐藏的细节。她在《东京八平米》中记录下这种生活,写的是如何在最小的空间里,重新获得自由感和归属感。也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她才更加想要去寻找那些“在秩序之外,又和整个社会有一丝连接”的人,在《格外的活法》自序中,她形容不买房、不上班的自己“早就放弃那种赛跑”,甘愿比社会主流生活状态落后几圈,按照自己想要的节奏进行慢跑。 在《格外的活法》中,吉井忍采访了建筑师、舞踏家冈启辅。他从2005年开始在东京三田站附近搭建名为“蚁鳟鸢勒”的自家房屋,一座宛如巨型生物般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这栋房屋几乎没有一处是规规矩矩的方形,到处都是直线、曲线和波浪的集合。就连建筑原材料的混凝土都是冈启辅自己购买材料,亲手调配制作的。因为对材料的自信,再加上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时,房屋结构经受住了考验,冈启辅相信自己建造的房屋在23世纪的东京还将继续存在。 在外人看来,冈启辅的生活是乐观的,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晚上还会和朋友一起跳舞喝酒,优哉游哉。但实际上,建造过程十分漫长,里面少不了和各方的拉锯战,经常要和开发商进行困难的沟通。居民之间的误解也时有发生,还有人往他的建筑里扔垃圾,他的妻子也因为无法忍受持久的建造而提出了分开。 “我觉得两种人生也都差不多,你选择你想要的生活,也不会让你天天开心的。”吉井忍说。在她看来,书写这群人的生活,并不意味着鼓励所有人都跳出自己原先生活的“格子”,每一种生活都有不得不解决的诸多问题。 这些年里,吉井忍的写作也相当缓慢。《格外的活法》中有些篇目在中文媒体上发布过,但每当采访对象的生活有新的变化之后,她又会重新修改,不停补充内容,这个过程也像是一趟看不见终点的漫长旅途。2024年10月,她听说冈启辅终于盖好了这栋楼,觉得非常惊讶,“这个人真的做出来了”。这件事也给她带来了信心,“他都盖好了这栋楼,我也得把这本书写完了”。 在刚搬进8平方米房间的时候,她没有想过自己一住就是7年。她曾思考过是否换一处住所,但看了几套房子之后都没有看中,还是留在了8平方米的房间里。对她来说,每月省下来的房租可以用于买一张机票,去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这对她来说更具吸引力。 她曾经在咖喱店认识了一位摄影师,对方拍了一幅海参崴的雪景照片,素净,空旷,一直被她贴在房间墙壁上。有一年东京夏季暑气过盛,吉井忍买了一张飞往海参崴的机票,亲眼看到的海边风景虽然并无出众之处,但是她感到一种奇妙的宽慰,她之前甚至都不知道这座城市在哪里,但此刻自己却出现在这里。生活中的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吉井忍相信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都会死的,所以哪怕是你走出去,或者说跟别人接触之后,你受到伤害或者怎么样,我觉得也都是值得去经历的。” 采访吉井忍时,周围正在施工,电钻的声音不断传入对话现场,噪声持续。COSMO和吉井忍聊到“安全感”。有些人的安全感来自关系,有些人的安全感来自稳定的工作,还有些人的安全感来自创作。吉井忍的回答很简单,她说:“安全感是我的那个小房间,很熟悉,不会被别人打扰到,我觉得已经很好了。” 在《东京八平米》里,吉井忍想要将书里的内容献给即将创建新生活的人,“你的‘小’不成问题,因为外面的世界足够大”。而在《格外的活法》里,她在采访完摄影师福岛淳史后感叹活着的意义和目的,必须依靠每个人在生活中自己寻找,这不是单靠智力就能想清楚的,“你必须踏出一步,与眼前的人或事产生关系”。
女高中生挨穿日常从小开始过去几个月,吕特一直与特朗普和其他北约成员国领导人保持密切接触。吕特一方面多次亲自飞往美国与特朗普沟通,包括去年11月胜选后与他在海湖庄园的会面,另一方面又奔赴各北约成员国,试图说服他们同意大幅增加国防开支,到2035年将军事预算提升至GDP的3.5%,加上网络安全、情报和基础设施相关1.5%的额外开支后,总计达到特朗普期待的5%。赵先生还表示,家人的确也很担忧,但他2023年刚到以色列时就经历过中东地区的其他冲突,“有了那次经历,家人这次也没那么担心,只是问问我情况,也没催我回国,他们可能也习惯了。”女高中生挨穿日常从小开始成片ppt网站大片帕尔默:“刚开始的时候,有点‘哇’的感觉,但现在我已经习惯了。我只是个普通的孩子,所以当人们这样对待我时,我会想,“为什么是我?”显然,压力有时会影响到每个人。但大多数时候,我尽量不去理会它。我现在做的事情和来切尔西之前没什么两样。我试着把它看作只是一场足球比赛,不是生死攸关的事情。我只是试着享受这一切。我喜欢去踢五人制比赛,去人工草皮球场,做一些平常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实验中发现:许多失败并非源于模型知识不足,而是执行策略不当。例如,模型可能正确理解了 “导出蛋白质结构图”,却因点击顺序错误而未能完成任务。
20250819 🖤 女高中生挨穿日常从小开始梅赛德斯-奔驰球场是亚特兰大的标志性多功能场馆,2017年8月开放,耗资16亿美元建成,是NFL亚特兰大猎鹰队和MLS亚特兰大联队的主场。体育场以独特的可开闭屋顶和360°巨型LED屏幕著称,容量约71000人,设计融合科技与环保,获LEED白金认证。场馆不仅承办超级碗、大学橄榄球赛及2026年世界杯,还经常举办音乐会和社区活动。春香草莓和久久草莓的区别吴梦洁则表示:能拿那么多分,有一半是队友的贡献,然后才有了我最后的那一把。我非常开心,更多的去享受比赛,感谢现场支持我们的球迷。整个过程吴梦洁都在表露兴奋的情绪,而且赛后两次采访都感谢了队友的支持。这两场吴梦洁就是女排的大腿了,连续暴走两场,对于关键分的把控还非常好。不过在自己暴走的情况下,她还肯定队友发挥,这样的品质是值得钦佩的。
📸 李悦记者 伍忠立 摄
20250819 👄 女高中生挨穿日常从小开始“他很高兴去犹他,”维特利布说,“我们认为他能在那里大有作为,肯定会获得大量出场时间,有很多机会展示实力。从篮球角度看,这对他是绝佳处境。”《夫妻快乐宝典》完整版皇马愿意出售卢宁,前提是收到一份对双方都有利的报价。他们不会急于低价出售,但如果有一份有吸引力的报价出现,俱乐部也不会设置障碍。俱乐部认为卢宁是一个可以带来收入的机会,因为他有市场价值,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
📸 韦剑华记者 于富忠 摄
🔞 从他的考试成绩轨迹来看,孩子在一模考试中取得了658分的成绩,到了二模,分数提升到了678分,成绩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这种成绩的持续提升,往往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方法、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应试心态等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在班级里,他平时的排名也一直靠前,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学霸”。老师私下也说这孩子有潜力冲击顶尖大学,这无疑给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心里多少有了些底。学校教室里可以插自己电脑吗